8月6日,2025年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兰州举办。此次研讨会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中心主办,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、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共同承办。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郁云峰发表讲话,甘肃省教育厅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、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领导出席研讨会并讲话。
我校党委书记田红芳受邀参加研讨会并以《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未来思考》为题作主旨报告。田红芳从学校概况、“北工院模式”的创新实践和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人才培养模式未来路径探索等三个方面作了交流分享。
党委书记田红芳发言
田红芳指出,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是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促进民心相通的关键桥梁,更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。聚焦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,北工院致力于建好、用好多个优质教育实践平台,深化国际合作与产教融合,与海外职业院校、海外中资企业深度合作,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“北工院模式”。近两年来在已有成效基础上,针对“语技分离”、“资源短板”、“供需错配”等核心挑战,学校持续探索 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教育新范式,推动标准与资源建设、强化教材推广与资源本地化、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与师资培养,注重研究支撑,引领产学研一体化,取得显著成效。
面向未来,田红芳就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。包含加强项目统筹设计、推动课程互认和标准衔接,扎实本土化根基、构建“双师+”型教师跨学科协作支持体系等,受到与会领导与专家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。
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。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孟晴就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融合发展路径等提出了建议与思考。
2025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教育发展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
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前景广阔,使命光荣。近年来,学校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国际化发展成果显著,获得社会高度认可,在系列高端论坛和国际研讨会作主题发言和经验交流。未来我校也将持续探索创新,破解发展难题,深化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务实合作,推动国际职业中文教育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北工院智慧和力量。